医学博士 二级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 ; 国之大医 特别致敬;首届中山大学名医,第二届羊城名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终身名誉主任;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循证眼科学组长;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粤港澳大湾区医师联盟眼科医师联盟首届主任。
现任《眼科学报》主编,《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荣获亚太眼科学会“亚太最具影响力眼科医生100强”(Asia-Pacific 100 Most Influential Ophthalmologist)、“全国医院优秀院长”、 “广东省优秀院长”、 “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中国医师奖”、亚太眼科学会“杰出服务奖”、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世界青光眼协会“高级研究科学家奖”(“Senior Research Scientist”奖)和“突出贡献奖”(Recognition Award),澳大利亚政府“杰出创新奖”(“Excellence in Innovation”奖),亚太眼科学会“最高学术奖”(“De Ocampo”奖)等荣誉。被《中华眼科杂志》评为2000-2015年间中国眼科界高学术影响力(H因子)专家之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眼科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近视防控研究;青光眼防治研究。已培养博士生69名,已出站博士后8名,其中20人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37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0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眼科手术学》第三版、《临床青光眼》第二版、卫生部统编八年制《眼科学》教材、教育部五年制《眼科学》教材和《现青光眼研究进展》。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家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十余项。
中国神学会。中国基督教协会,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首席书法家,与赵朴初先生私交甚密,其书法功力可与赵老堪称齐名。
贺极苍教授,浙江大学工学学士,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理学硕士,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副教授,国内多所院校兼职或特聘教授。美国光学学会会员,国际眼科与视觉研究学会会员,国际<<视光学杂志>>编委,29本SCI学术杂志审稿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者,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奖者, 科技部重大科技进展奖获奖者。倡议,组织并主持2012“中美近视高峰论坛”,多次作为特邀嘉宾参加眼科和视光学术会议。已发表46篇SCI学术论文和70余篇会议论文摘要,10余项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其中7项国际发明专利含盖美国,德国,日本等国。与国内多所高等院校及著名医院长期合作并取得多项成果,共同发表20余篇SCI学术论文,并参与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培养。
贺极苍教授长期从事视觉光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眼近视发生机制,人眼波像差测量和生理基础分析,人眼调节及老花机制,色觉异常检测和生理及遗传机制,对比度视觉检验,以及人眼光学及视觉质量测量的临床应用。临床研究涉及角膜屈光手术,白内障和青光眼手术,干眼以及角膜接触镜和框架眼镜。
相关链接:https://www.neco.edu/research/faculty/he
美国纽约眼耳鼻喉科医院组织培养中心主任, 纽约医学院及西奈山艾康医学院教授;兼任国内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同济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苏州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第三軍医大学等九所大学眼科名誉教授、客座教授、顾问教授。世界各主要医药公司 (Pfizer、Merck、Allergan、Pharmacia/Upjohn、AstraZeneica等) 科研顾问。
主要研究领域为眼科学, 细胞培养, 细胞生物学, 色素细胞学与医学遗传学。主要创造发明和研究成果包括:创建了葡萄膜和结膜黑色素细胞、虹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研究方法, 发现了此类细胞在眼生理学与病理学所起作用, 建立了国际上最大的眼细胞庫。; 研究了眼黑色素瘤的病因, 表观观遗传学, 分子病理学与药物治疗。 解决了长期争论的眼黑色素瘤与阳光的关系问题。 研究了近视,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之病因, 发病机制, 遗传与表观遗传规律; 确定了遗传性抗生素耳聋为线粒体遗传。在转化医学领域主要贡献为开展了培养的皮肤黑色素细胞移植治疗白斑病 (1000余例, 国际上最大组); 口服维甲酸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及虹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病。
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140余篇发表于Am J Human Genet, Cancer Res, Pigment Cell Melanoma Res, J Med Genet, Ophthalmology, JAMA Ophthalmology, Am J Ophthalmol,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J Am Acad Dermatol, Br J Dermatol等SCI收录的重要医学期刊。著有【眼科遗传学】, 主编【近视眼学】(中文) 并为9本国际眼科学专著 (近视, 眼肿瘤学, 眼细胞治疗)之共同作者。曾多次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科研基金。多次获国家、部、市等各项科研成果奖以及美国专利,其中与瞿佳教授等合作的单纯性近视防治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首位海外华人眼科杰出成就奖得主。
创建了中国遗传学会眼遗传学组,并任主委 (1979-1989);参加创建了中华眼科学会眼屈光学组,并任分管学术的常务副主委。 组织和主持了11次国际性眼色素细胞和近视学术讨论会。担任过国际眼遗传病学会常务理事、国际色素细胞研究联合会非皮肤色素专家组组长, 国际眼色素细胞研究学会主席、中华台北眼科学会顾问、海外华人眼及视觉科学研究协会名誉主席等。 担任多份学术期刊总编和编委, 如Pigment Cell Research副总编。Proc Natl Acad Sci USA, Ophthalmology等重要期刊审稿者。
关注眼科发展史, 收藏200余挡案袋的国内眼科重要史料, 著有 "眼保健操国内哪个城市首先推行?" 等眼科史著作。
国家二级验光技师 国家二级定配技师
本科
2001年从事眼视光工作,近二十年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擅长综合验光、双眼视功能分析和诊断、青少年近视防控、斜视的非手术光学治疗等,尤其擅长各种疑难眼镜的加工和矫正、功能眼镜的个性化验配。
黄叔仁教授,1923年生于上海嘉定。眼科专家,安徽医科大学医学教授、合肥新视界眼科医院荣誉院长。着重于眼底病及我国传统医学的研究,特别在用现代主流医学结合传统医学治疗眼底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眼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眼科,济南市青少年近视防控定点医疗机构,济南市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定点转诊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曾先后选派国内著名医院进修深造,师从于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眼科在白内障、青光眼、复杂眼外伤等眼前节疾病及外眼疾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青少年低视力、眼屈光、验光配镜、角膜塑形镜及功能性眼病技术领先。常见眼底病的内科综合治疗(球内注药、眼底激光、高压氧、中医中药)等领域开展规范化治疗。已累计成功开展各类手术上万例,给数以万计的患者带来光明福音。
贾卉,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现任中华医学会吉林省眼科学分会和眼科医师学会常委、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专家、卫生部“知名专家进社区-干眼症防治”项目专家组成员、吉林省和长春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吉林省医学会角膜病及眼表疾病学组组长,吉林省红十字会及吉大一院眼库主任。
对角膜病、眼表疾病、青光眼、白内障、眼睑及眼眶肿瘤、眼外伤、泪器病等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完成眼科各类手术达1万余例,完成各类角膜移植、结膜移植、羊膜移植及巩膜移植等手术数千例。独创术后无需拆线青光眼手术、改良翼状胬肉手术,眶壁骨折整复术、泪腺和泪囊手术达到无瘢痕化。
在吉林省率先开展眼库工作及各类角膜移植等手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承担吉林省重大科研项目及其他科研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晋文,青岛人,现为国家一级陶瓷技师,颜色釉陶瓷技艺非遗传承人,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女书画家协会陶瓷艺术学会会长,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会员,
江西省陶瓷行业协会理事,景德镇非遗保护协会理事。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
金秀英,女,北京同仁医院眼角膜组主任医师。194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48年至今就职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医师。曾历任同仁医院眼科角膜病组组长、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微生物学研究室室主任、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
1979年开始曾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前首都医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北京分会秘书、《中华眼科杂志》、《眼科研究》、《眼科》杂志编委、国际接触镜教育者协会亚太地区副主席。专业特长为感染性、免疫性眼病、结膜病、角膜病的临床诊疗与会诊。开展实验室眼科微生物学、细胞学、免疫学及抗感染眼用药物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参编《眼科新编》、《现代临床病毒学》、《眼科全书》等。沙眼防治研究曾获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奖,沙眼研究获卫生部乙级科学进步奖,角膜病等研究多次获北京市科技成果奖。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05年获中美眼科学会颁发的中华眼科金钥匙奖。
孔伯祥, 网名老孔舞缘。孔氏重明堂人,祖籍河北武安西苑城村,1952年5月出生在江苏新沂邵店镇。
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家学会、CBDS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会员、摩登舞职业教师(A级),江苏省诗词协会理事,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诗词协会、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收藏家协会、彭城女子诗社、彭祖文化研究院、正临堂文化传播江苏有限公司顾问,徐州市楹联家协会、职工诗联协会副会长,徐州市青少年语言艺术研究院、彭城书院国学教授,东坡诗社秘书长,子房诗社顾问,好来艺社、好来诗社社长等。
多年来,活跃在舞蹈、诗联、文学、书画和网络论坛上,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弘扬儒释道文化。已出版个人舞蹈和诗词专著九部。先后成立、协助成立的诗社、艺社、书画院等民间文化社团组织数十余家,主编、策划出版各类书籍、报刊几十余种之多、并在大地书画院、子房诗社、好来艺社相继建立了党支部。曾被江苏省教育学会、省诗词协会授予“诗教先进个人”称号,被徐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相关链接:http://www.eye-museum.com/others/509.html
Dr. Laura Periman is an ocular surface disease specialist, but also enjoys general ophthalmology for all age groups. She also has a personal interest in cornea and ocular surface diseases that started while she was a research assistant at Immunex (now Amgen) in 1991. Her early training in Immunology has fostered a keen interest in the inflammatory and immunologic mechanisms of dry eye disease and other ocular surface diseases.
重庆科润生物医药研发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中国蛋白药物质量联盟常务理事、重庆市合川区政协委员、重庆市药学会专家委员、重庆市科委专家库成员、重庆市科技拔尖人才、享受政府津贴专家。
李博士从事生物技术药物开发20多年,拥有丰富的生物药研发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李博士从十多年前就前瞻性地制定公司差异化的策略,已布局多款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眼科领域生物大分子新药。公司依托于自身特有的技术平台优势,针对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避开拥挤赛道,布局蓝海市场,探索出一条适合科润的联合创新之路。作为第一负责人,成功主持了多个生物制品新药的开发,包括两个生物制品1类新药:两款生物新药已成功实现技术转让;一款国内独家生物1类新药,即将实现产业化;一款突破性疗法、临床急需的眼科新药,其首个适应症为国内首家获批进入临床研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创新转型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款同类最优创新药即将申请国际专利。
李博士始终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其对生物药的专注和坚韧不拔的企业家精神打造出了一支专业、凝聚力强的生物药研发团队,其中核心管理团队在科润共事超过10年以上。同时,李博士秉持“团结开放、合作共赢”,凭借其广泛地人脉关系和良好的口碑,在业内团结起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专家顾问,助力公司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李博士先后承担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国家发改委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等多个国家级重点课题。李博士在生物药研发及管理上的骄人业绩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先后受邀接受权威的专业性杂志《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科学中国人》专访并被评为封面杂志人物。
济南市基督教协会会长、长老。
李海丽,教授,硕导, 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以角膜、眼表和屈光手术为专业特长。中华医学会全国角膜病学组十一届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总干事,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眼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视光学分会常委,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亚洲分会委员,《中华实验眼科杂志》通讯编委,《Cornea》中文版编委。北京市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师和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奖。
李甦雁教授,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医院院长、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曾师从我国著名玻璃体视网膜专家王文吉教授学习玻璃体视网膜专业。
李涛,男,山东文登人,生于1972年,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美术专业大专学历,威海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文登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95年一17年任芸祥锈品设计师,17年至今任方寸美术书法主讲师。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院长、眼视光学院院长、眼科研究所所长、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医科大学跨世纪人才。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专家会员,天津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香港理工大学视光学院Adjunct Professor、新加坡眼科研究所高级临床科学家。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生物与医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委会黄斑病学组顾问。
专业方向: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眼底病的诊断与治疗,复杂白内障前后联合手术。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部级、局级课题多项,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文章近200篇,其中SCI收录数十篇。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微循环眼科分会副主委和屈光手术专业组组长。现为北京协和医院角膜专业组组长,角膜近视激光手术中心主任。
我国著名的角膜病和屈光手术专家。是我国最早开展近视治疗手术的专家之一,成功地为几万例近视者进行了手术。在近视手术个性化设计、在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角膜疾病和角膜屈光手术疑难并发症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作为全国“准分子激光治疗仪使用人员上岗资格考试”培训专家。发表论文近百篇,参加多部论著编写。2015年荣获我国眼科15年学术影响力排名专家榜,并列六强。负责和参与包括多项国家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美国ARVO科研基金、教育部博士导师基金等。曾荣获卫生部科技进步成果奖以及协和医院医疗科研成果奖。
担任《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等杂志编委,《角膜与眼外伤》副主编,《中华医学英文版杂志》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