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Laura Periman is an ocular surface disease specialist, but also enjoys general ophthalmology for all age groups. She also has a personal interest in cornea and ocular surface diseases that started while she was a research assistant at Immunex (now Amgen) in 1991. Her early training in Immunology has fostered a keen interest in the inflammatory and immunologic mechanisms of dry eye disease and other ocular surface diseases.

李甦雁教授,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医院院长、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曾师从我国著名玻璃体视网膜专家王文吉教授学习玻璃体视网膜专业。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亚洲分会高级会员。擅长诊治青少年儿童近视、斜视、弱视,尤其擅长成人和儿童常规及疑难验光,对常规隐形眼镜及特殊隐形眼镜RGP验配,老视和渐变多焦点镜片验配,双眼视功能检查和训练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重庆科润生物医药研发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中国蛋白药物质量联盟常务理事、重庆市合川区政协委员、重庆市药学会专家委员、重庆市科委专家库成员、重庆市科技拔尖人才、享受政府津贴专家。

李博士从事生物技术药物开发20多年,拥有丰富的生物药研发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李博士从十多年前就前瞻性地制定公司差异化的策略,已布局多款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眼科领域生物大分子新药。公司依托于自身特有的技术平台优势,针对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避开拥挤赛道,布局蓝海市场,探索出一条适合科润的联合创新之路。作为第一负责人,成功主持了多个生物制品新药的开发,包括两个生物制品1类新药:两款生物新药已成功实现技术转让;一款国内独家生物1类新药,即将实现产业化;一款突破性疗法、临床急需的眼科新药,其首个适应症为国内首家获批进入临床研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创新转型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款同类最优创新药即将申请国际专利。

李博士始终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其对生物药的专注和坚韧不拔的企业家精神打造出了一支专业、凝聚力强的生物药研发团队,其中核心管理团队在科润共事超过10年以上。同时,李博士秉持“团结开放、合作共赢”,凭借其广泛地人脉关系和良好的口碑,在业内团结起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专家顾问,助力公司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李博士先后承担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国家发改委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等多个国家级重点课题。李博士在生物药研发及管理上的骄人业绩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先后受邀接受权威的专业性杂志《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科学中国人》专访并被评为封面杂志人物。


济南市基督教协会会长、长老。

李海丽,教授,硕导, 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以角膜、眼表和屈光手术为专业特长。中华医学会全国角膜病学组十一届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总干事,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眼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视光学分会常委,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亚洲分会委员,《中华实验眼科杂志》通讯编委,《Cornea》中文版编委。北京市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师和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奖。

李涛,男,山东文登人,生于1972年,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美术专业大专学历,威海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文登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95年一17年任芸祥锈品设计师,17年至今任方寸美术书法主讲师。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院长、眼视光学院院长、眼科研究所所长、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医科大学跨世纪人才。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专家会员,天津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香港理工大学视光学院Adjunct Professor、新加坡眼科研究所高级临床科学家。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生物与医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委会黄斑病学组顾问。

  专业方向: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眼底病的诊断与治疗,复杂白内障前后联合手术。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部级、局级课题多项,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文章近200篇,其中SCI收录数十篇。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微循环眼科分会副主委和屈光手术专业组组长。现为北京协和医院角膜专业组组长,角膜近视激光手术中心主任。

我国著名的角膜病和屈光手术专家。是我国最早开展近视治疗手术的专家之一,成功地为几万例近视者进行了手术。在近视手术个性化设计、在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角膜疾病和角膜屈光手术疑难并发症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作为全国“准分子激光治疗仪使用人员上岗资格考试”培训专家。发表论文近百篇,参加多部论著编写。2015年荣获我国眼科15年学术影响力排名专家榜,并列六强。负责和参与包括多项国家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美国ARVO科研基金、教育部博士导师基金等。曾荣获卫生部科技进步成果奖以及协和医院医疗科研成果奖。

担任《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等杂志编委,《角膜与眼外伤》副主编,《中华医学英文版杂志》审稿专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油画学会会员 

美国肖像画协会会员

美国油画丙烯协会会员


主要奖项以及入选

2014十二届全国美展

2014法国巴黎秋季沙龙

2017中国油画学会“颜文梁优秀奖”

2017国家艺术基金个人项目(冬捕油画三联画)

2017国家艺术基金集体项目(“运河绘事,”大运河人文生态美术呈现)

2018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队员回信5周年——弘扬乌兰牧骑精神主题美术作品展

2023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主题油画作品展“油画之城”遇见“冬韵之城”。

2023美国国际肖像大赛杰出艺术家奖

2023美国油画协会秋季大赛古典风格优秀奖


林浩添,男,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治医师,擅长先天性白内障。目前临床工作主要负责先天性白内障小儿手术时机评估和术后疗效的观察。 中国是盲和视力损伤最严重的国家。林浩添博士对我国常见致盲眼病发病机理进行探索,提出眼组织发育异常或老化(先天或老年性白内障)、眼部感染(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和眼免疫疾病(新生淋巴管)均属于miRNAs相关眼病,并揭示了相关眼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和疾病的临床转归变化规律。围绕上述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等7个项目,总共发表学术论文43篇,以第一(或联合第一)作者在《Ophthalmology》和《IOVS》等眼科顶尖的SCI杂志发表论文18篇。特别是,2012年1月以第一作者在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Lancet》,IF值38.28)发表了眼吸吮线虫病例报告,获得当月在线阅读最大点击量,并被健康报等30家国内主流媒体报道。在科研转化应用中,以第二发明人获得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项和美国专利1项,参与编写或翻译眼科专著5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0多次,被7个国际著名杂志邀请为审稿专家,作为第9完成人获得2012 年广东省科学进步一等奖,作为第6完成人获得2013年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013年被批准获得2014-2016年度广州市科技“珠江新星”。

日本千寿制药株式会社北京代表处  首席代表


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级研修班。擅长文人山水及人物,对龚贤有深入了解,讲究“高远”构图原则,喜中锋用笔。画中用笔简练流畅有变化,以层层积墨见长,又不失深浅、浓淡、明暗等细微变化。人物讲究气韵神,喜欢捕捉人物神态动作,以生动笔法为基础,表达画中人物喜怒哀乐。

心血管内科专业,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硕士学位,毕业于青岛医学院。省介入心脏病学会委员。率先开展了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冠心病介入治疗、先心病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等技术。

男,1963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86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经济师,在山东省眼科医院成立以来的16年中,主要负责、参与2005年山东省眼科医院病房楼改造、2008年山东省角膜病防治研究中心立项、征地拆迁及建设装饰装修、2018年山东眼科博物馆规划建设等工作。

陆成伟,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眼科学博士。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从事眼科方面的临床及科研工作10余年。擅长干眼的强脉冲光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角膜移植手术,吉林省率先开展ICL手术。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国家公派留学于美国纽约大学眼耳医院一年,师从于眼国际色素膜协会主席胡诞宁教授。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100余分。疫情初期,在《柳叶刀》杂志发表通讯文章,提出眼科防护也是阻止新冠病毒传播的关键环节,引起业界关注。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12项,牵头与长光所和苏工所合作,开发角膜移植手术机器人和干眼治疗仪等医工结合项目,并获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的支持。多次受邀在国际和国内大会进行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