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博物馆藏品收集志愿者
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硕士。现供职于OCuSOFT®奥科斯芬(北京)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任市场总监。热衷于支持眼科博物馆的藏品收集工作。收集是奇妙的时光机,贵在坚持,能取得名品善本固然可喜,更要勿以善小不为。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一起留下时代变迁背景下眼科学的发展历程,愿所有与光明有关的追求和善念,都能伴随岁月沉淀为动人的传说。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眼科博士 博士后,北京同仁医院青光眼白内障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循证眼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教育委员会眼科分会委员兼总干事,北京医师协会青光眼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青光眼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眼科分会委员,欧美同学会眼科分会委员《眼科》、《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编委.荣获2020年度“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十大医学创新专家称号.研究方向:青光眼临床及遗传学研究.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麻州眼耳鼻喉医院(MEEI):访问学者维也纳医学院附属总医院(AKH):眼科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首发课题
发表文章50余篇,SCI文章10余篇,以共同第一作者及共同作者在Nature Genetics(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近视眼防控和干预;各种眼科术后(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移植、角膜屈光术后)的视觉矫正和训练;视疲劳的评估和干预;老视(老花)的个性化矫正;双眼视觉异常的诊断与训练;低视力康复。
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院长,全国模范教师,我国眼视光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首创“眼视光学教育的中国温州模式”。
现任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部主任、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集团总院长;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药监局眼科疾病医疗器械和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近视诊疗与防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团长、国务院学位办临床医学学科评议组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眼视光医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眼视光学专委会主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等。原温州医科大学校长(2002.5~2015.10)。
主持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百多项;发表SCI论文近300篇,授权发明专利近5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均排名第一),获何梁何利奖(2018年)和谈家桢奖(2018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多项;连续多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临床医学)榜单,H因子28,多年列全国眼科第一。创建并主编《Eye & Vision》、《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和《医学参考报眼科频道》。
主编眼视光学规划教材(国家规划教材共21本,共出三版),主编《眼科学》教科书(为国家规划教材、国家精品课程等)获全国首届优秀教材奖;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三项(排名第一两项、第二一项)。
瞿佳教授先后获得国家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医院院长、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等称号;并获亚太眼科学会和中华眼科学会特殊贡献奖、杰出贡献奖等。鉴于瞿佳对中国乃至国际视光学教育的贡献,2012年美国视光学高等教育学会授予眼视光卓越领导奖;2002年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授予瞿佳荣誉博士学位,2013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曲利军教授,1975年9月6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4年毕业留校并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工作至今,现为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2011年博士毕业于青岛大学,师从谢立信院士。从事眼科临床工作逾20年,以角膜病与眼表疾病为特长,兼顾眼库工作。2015年获得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成为首届龙江名医。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学科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委会青年委员暨眼表疾病学术协作组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