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日期 1928/01/01
宋国祥(1928-),男,主任医师,教授,1928年出生。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此后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工作至今,长期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现任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天津总医院、福建医学院协和医院、温州医学院等十余个单位的名誉院长,客座教授,技术顾问等。《中华眼科杂志》、《实用眼科杂志》、《眼科学报》、《眼科新进展》及《医学影像学杂志》等十余个杂志社的副主编、荣誉编委、编委。曾任中华眼科学会常务委员。
生卒年月 1929/01/01 - 2015/01/01
宋珂(1929-2015)原名宋桂娟,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1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毕业于第七军医大学,技术六级,少校头衔。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28后方医院医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附属医院外科医生,武汉陆军医院医生,南昌华中医学校医生,于北京同仁医院和协和医院进修后任重庆西南医院眼科军医。第七军医大毕业后任第七军医大学眼科主治军医,第三军医大学附一院眼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眼科学教研室主任。曾参加过辽沈和平津战役。荣立二等功1次,1955年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勋章。 宋珂一生致力于医疗临床,教学,教研工作,尤其是眼科学玻璃体,对高难度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脱离眼底病治疗从不放弃,荣获全国眼底病科技成果三等奖。
孙桂毓,‌山东人,祖籍山东掖县。为了帮助母亲解除病痛,他在填报大学志愿时选择了医学专业,并最终成为全国著名的‌眼科专家。1938年,他获得‌齐鲁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成都、‌上海等地从事眼科工作。1948年,他前往‌英国伦敦眼科研究院深造,1950年决定回国,投身于中国的医学事业。孙桂毓在眼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1952年,他成功开展了‌角膜移植术,使许多盲人重见光明。1963年,他主持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山东株,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他的科研成果以大量专著和论文的形式发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生卒年月 1945/01/01 - 2013/01/01
孙乃学(1945-2013)医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在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部留学三年余。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主任,西安医科大学眼病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各种眼科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眼科疾病的治疗领域颇有建树,尤其对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手术治疗技术精湛。国内外发表论文60余篇。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8项。在国内外首次证明并提出了α1受体"眼压亚型"和"瞳孔亚型"的新概念,指出α1受体阻断剂和I1 受体激动剂作为青光眼治疗药物的可能性。建立了脱三叉神经支配眼的动物模型,证明了兔眼房水排出的葡萄膜巩膜途径,并进行了该途径房水流量的测定。进行了青光眼新型滤过术的研究和抗瘢痕形成的研究等。主要从事青光眼的防治与眼保健,如发病机理,早期诊断,新药和新手术方法的开发研究等。
孙兴怀,和平眼科医院名誉院长、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青光眼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眼科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是我国青光眼领域的知名专家。   擅长各类青光眼、视神经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尤其是复杂性、难治性青光眼的处理。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4本,并担任《中华眼科杂志》、《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等主编、副总编。曾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孙旭光,男,主任医师,研究员。1986年考取解放军总医院眼科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宋琛教授,研究方向为角膜碱烧伤;1989年毕业获得眼科硕士学位,至北京军区总医院眼科,从事眼科主治医师的临床工作。1991年考取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眼生化研究室博士生,在张昌颖教授指导下从事免疫性葡萄膜炎的眼生化基础研究;199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至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微生物室,进行眼科博士后研究工作,导师为张士元教授;1995年在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进行眼视光学短期培训;1999年在日本顺天堂大学眼科进行短期进修。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第一作者),SCI收录6篇,国外发表4篇。
出生日期 1893/01/01
唐亮臣(1893~1965),江苏南汇人。幼随父学中医眼科,兼习内、外、儿、妇各科,后独立行医。曾执教于上海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为神州医学会、中医协会、国医公会执行委员。解放后,任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眼科主任、眼耳鼻喉科医院中医眼科顾问。1955年受北京中医研究院之聘,历任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眼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辑、《眼科全集》编委等职。
出生日期 1926/01/01
唐由之(1926年— ),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先进工作者奖状”、“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曾为毛泽东主席、柬埔寨前首相宾努亲王、朝鲜金日成主席以及印度尼西亚前总统瓦希德等国内外领导人诊治眼病,并发明了白内障针拨套出术和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
出生日期 1970/01/01
陶荣芳,安徽滁县人,193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高级护士学校,1941年至1957年,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南京高级护校、天津总医院、天津市护校工作,于1957年7月调入天津市眼科医院工作,担任护士长,总护士长。
Terrien's marginal degeneration = an uncommon but distinct variety of marginal thinning of the cornea. It is usually bilateral, although often asymmetric, and is seen mainly in younger men.
生卒年月 1897/01/01 - 1966/01/01
1924 年毕业于北洋海军医学堂,专攻眼科。在津短期行医,即赴法国留学,在波尔多医科大学眼科深造。1年后返津,在法籍眼科医生卢梭望所办防盲会任医师,从事眼病治疗及砂眼预防工作。后开办天津第一所眼病治疗机构——防盲医院,任院长。并陆续在天津、泊镇、秦皇岛、芦台、廊坊等地及津浦铁路沿线各站等处增设分诊所。其对眼肌学和有关眼病的颅脑神经学颇有研究,编写专门论著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曾任河北医学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眼科教授,天津市眼科医学会主任委员。
Uhtoff's phenomenon = Uthoff's phenomenon refers to visual problems that occur in persons with MS that are brought on during periods of increased body temperature. The usual history is of "black spots" appearing in the visual fields of one or both eyes while the person is exercising, in the sauna, taking a hot shower, or having a fever. This phenomenon is felt to reflect areas of impaired but still functioning myelin that breaks down in transmitting electrical impulses when the surrounding fluid heats up.
出生日期 1933/01/01
汪宝麟(1933-逝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黑龙江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毕业后在哈大二院工作,一直从事眼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5年。在交感性眼炎,视网膜脱离方面取得进展,并开展了网脱光纤维定位术,引进眼科手术显微镜,开展显微手术及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科研课题5项,著有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3部著作,获省各级成果奖4项。
生卒年月 1896/01/01 - 1977/01/01
王承烈(1896-1977),字承乌,别号少齐。杭县人。1927年毕业于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 曾任上海德国宝隆医院医师。1935年入德国柏林大学医学院眼耳鼻喉科学习。1937年获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获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眼科博士。曾任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眼科医院医师。 1939年回国后任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同年在云南昆明昆华医院(今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创立眼科。1944年后在昆明自行开业行医。新中国成立后出任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生卒年月 1929/01/01 - 2016/01/01
王光璐(1929-2016)新中国成立之初进入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学习。1956年来到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工作,在同仁医院悬壶济世、授业解惑60年,勤勉敬业治病救人,孜孜不倦著书立说,其步履不仅是同仁医院眼底病专业走过的足迹,其历程更是同仁医院眼底病事业发展进步的缩影。 在院工作期间,开展了眼底疾病影像诊断、眼底疾病的激光和手术治疗,促进了同仁医院眼底病专业的发展。先后在国内外发表眼底疾病专业方面的论文百余篇,主编有《眼底病诊断图诺》及(OCT眼底病诊断图谱)荣获市局级成果奖12项,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王竞,原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眼底病学专家。现任眼科中心顾问、中华眼科学会顾问、浙江眼科学会顾问。曾历任眼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常务委员、浙江医学会常务理事、眼科学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视光—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华眼底病杂志、眼科研究等多家专业杂志编委、中华医学科技奖和中华医学青年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委员会委员。
王景昭,眼底组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眼底病专业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除发表眼底病相关论文外,曾做为主编、副主编参编专业书籍10余部、参编高等院校教材3部。曾任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多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担任《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等编委,任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曾任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眼底病学组副组长,现任眼科学会顾问。
王丽天,1957年-1998年历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眼科住医、主治、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 擅长伴有虹膜睫状体炎的继发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低眼压性青光眼,恶性青光眼,化学性眼外伤,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主编《眼科医师进修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