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研究 | ||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和视神经盘沿面积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觉损害关系的探讨 |
王敏 胡铮 |
131-136 |
美多心安滴眼液局部应用的降眼压作用 |
邵慧 李平余 孙秀英 白风阁 施道生 |
137-140 |
局部应用国产可乐定滴眼液的降眼压效果及副作用 |
明友珍 |
141-144 |
低压性青光眼与脑、颈动脉放射图分析 |
陈瑞英 李美玉 袁颖 潘中允 |
145-148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浆心钠素含量及临床意义 |
聂晶 张莉 冯经义 孙爱励 孙纪新 |
149-150 |
先天性青光眼的房角病理改变 |
张洁 易玉珍 叶天才 |
151-153 |
剥脱综合征七例九只眼分析 |
周佩瑢 |
154-156 |
短篇报道 | ||
维吾尔、哈萨克族人的睫状视网膜动脉 |
董永章 王开文 |
136-136 |
个案报告 | ||
眼瘢痕性类天疱疮一例 |
刘汉生 |
140-140 |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合并眶锥血管瘤一例 |
李萌昌 |
144-144 |
先天性青光眼引起眼眶扩大一例 |
魏春惠 赵平远 |
144-144 |
眼球穿通伤后泪囊金属异物存留一例 |
张琦 夏晓波 |
148-148 |
先天性角膜混浊一家系 |
曾照年 王印其 |
153-153 |
虹膜异色症一家系 |
王建新 姜学桐 王爱举 |
156-156 |
斜视手术致交感性眼炎一例 |
朱小珠 赵冰 |
159-159 |
Meesmann角膜营养不良一家系 |
杨朝忠 董桂玲 |
162-162 |
颈动脉海绵窦瘘合并脉络膜脱离一例 |
马允锦 |
171-171 |
巨大眼睑皮脂腺痣一例 |
李素芬 尚庆丽 史丰 诸葛培信 刘建宗 |
173-173 |
氯米芬中毒致视神经视网膜炎一例 |
王宏伟 |
178-178 |
先天性颞上方虹膜缺损一例 |
张风 张棣华 |
189-189 |
临床研究 | ||
人工晶体术后屈光变化 |
马志中 百濑 皓 |
157-159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临床观察 |
吴玲玲 王竞 姜节凯 宣梦铮 |
160-162 |
伴有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 |
臧企 谢安明 陈庆魁 |
163-164 |
内因性色素膜炎患者自身免疫反应的动态研究 |
张铭端 黄叔仁 |
165-168 |
临床基础研究 | ||
人三叉神经节细胞原代培养的研究 |
谢立信 康凤英 张德如 董晓光 迟焕方 任宏伟 Bryan M.Gebhardt Herbert E.Kaufman |
69-171 |
胎儿时期眼眶容积及眼球体积的测量 |
牛膺筠 孙为荣 杨文毅 赵洁 |
172-173 |
实验研究 |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慢性高眼压兔眼视神经轴浆流影响的研究 |
祝枚东 蔡丰英 |
174-178 |
眼直肌离断致前节组织血流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
王恩普 章应华 |
179-181 |
经验介绍 | ||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玻璃体纤维条带松解术 |
刘旭阳 聂爱光 |
182-184 |
并发于色素膜炎的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
赵志凛 岳爱环 |
185-187 |
读者·作者·编者 | ||
关键词书写须知 |
本刊编辑部 |
184-184 |
作者书写计量单位须知 |
本刊编辑部 |
187-187 |
技术改进 | ||
水凝胶人工晶体的研制 |
郑一仁 |
188-189 |
简报 | ||
硅凝胶后房型人工晶体前膜 |
梁祖忠 张贤文 李鹏 |
190-190 |
未知栏目 | ||
包皮皮肤移植全结膜囊成形术一例 |
贺翔鸽 王维光 |
192-192 |
病例报告 | ||
蜂螫角膜的眼球病理改变一例 |
倪逴 汤萍 |
190-192 |
图1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