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报导 | ||
视野检查对一例脑脓肿的定位诊断 |
黄建纲 |
67-67 |
笔式冷冻摘出器的试制及临床应用 |
陆道炎 陈才根 |
70-70 |
触电后致盲一例报告 |
陈永芳 何季川 |
70-70 |
笔式冷冻摘出器的试制及临床应用 |
陆道炎 陈才根 |
70-70 |
外伤眼球被撞入筛窦一例 |
曹浩 胡连润 李振海 董翠芬 王秀娟 孙志惠 |
73-73 |
萘蒸气眼部损害四例报告 |
税荣昭 张斌 胡广 |
73-73 |
281人(561只眼)晶体混浊情况的调查分析 |
罗正容 孟永安 周敏叶 徐善卿 西北工业大学医院五官科 |
81-81 |
眶骨膜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 |
王敏扬 |
101-101 |
小梁切除术后并发交感性眼炎一例 |
方竹林 |
101-101 |
老年性白内障硅胶摘除术中囊膜撕破原因的分析 |
王琼江 |
104-104 |
眼眶淋巴肉瘤一例报告 |
谢绍安 祝芷 |
104-104 |
房角玻璃异物一例报告 |
董砚儒 |
106-106 |
氯喹中毒性视网膜病变一例报告 |
邓义文 |
110-110 |
兔眼对国产硅胶巩膜表面植入组织反应的观察 |
胡伟芳 程景宁 |
115-115 |
Crouzon氏综合征二例报告 |
姜玉廷 崔浩 刘继林 |
117-117 |
软性白内障半自动吸出器 |
兰松 |
119-119 |
睑板腺囊肿内类固醇注射疗法 |
陈钦元 胡文明 林应丰 |
126-126 |
并发性白内障一例报告 |
刘雯 |
F02-F02 |
进行性面半侧萎缩二例 |
王琛 |
F03-F03 |
眼眶横纹肌肉瘤一例 |
霍继光 熊琪 |
F03-F03 |
睑板腺囊肿内类固醇注射疗法 |
陈钦元 胡文明 林应丰 |
126-126 |
病例报告 | ||
眼球内玻璃异物五例 |
钱国桢 张仲彦 邹德山 |
102-104 |
磷化氢中毒致视神经损害二例 |
周振德 |
105-106 |
眼眶深部刀伤一例 |
胡土荣 殷汝桂 |
107-107 |
长期留存眼内异物引起单侧青光眼三例 |
陈淑初 嵇训传 汪素萍 |
108-110 |
睫状体大黑色素细胞瘤切除一例 |
刘蔼年 |
111-113 |
双眼葡萄膜转移性鼻咽癌一例 |
杨佩菲 江之华 |
114-115 |
复发性多软骨炎的眼部表现一例 |
刘金满 孙信孚 |
116-117 |
视网膜猪囊尾蚴发生过程的临床观察一例 |
孟祥增 |
118-119 |
技术改进 | ||
介绍一种新的眼内异物电磁定位器 |
聂传贤 陈彬福 李经廷 黄意存 谈松年 |
120-121 |
眼内异物定位中空间两点间距计算法的应用 |
曾祥阶 胡椿枝 |
122-123 |
眼眶内容剜除后颞肌移植镶配义眼法 |
郦全福 许尚贤 王毓媚 |
124-126 |
眼球摘除术后硅海绵球植入 |
游世平 张顺昭 |
127-128 |
论著摘要 | ||
巩膜下咬切术的临床疗效与病理探讨(摘要) |
庄小平 杨国华 兰桂英 李季华 |
91-91 |
脑动脉硬化的球结膜微循环与脑血流图的对比观察(摘要) |
张倩 徐刚 孟昭然 |
123-123 |
论著 | ||
慢性二硫化碳中毒实验动物的视网膜电流图的变化 |
龚明珠 吴生武 王利云 孙震
|
65-67 |
显微镜直观下摘出眼内异物(附15例报告) |
马世英 |
68-70 |
眼球壁异物51例手术取出的体会 |
王士光 徐振寰 |
71-73 |
晶体异物56例分析 |
闻祥根 钟国庆 陈莲爱 |
74-75 |
视乳头异物的摘出 |
杨景存 |
76-77 |
脱位晶体手术探讨(附120只眼报告) |
方臻 宣梦铮 尹金福 |
78-81 |
42例Coats氏病的临床和病理观察 |
郭秉宽 吴本茀 倪逴 许时昭 陈荣家 |
82-85 |
100例(106只眼)玻璃体混浊手术的探讨 |
谢绍安 李泰钧 刘欣 乔爱萍 |
86-88 |
视网膜血管炎病人血清中总补体活性和C<sub>1q</sub>蛋白含量的测定 |
寇鹤然 徐德 田恩江 郑武飞 |
89-91 |
葡萄膜炎患者之免疫机能 |
余振标 章应华 |
92-94 |
眶尖综合征 |
冷守忠 庞式琪 |
95-96 |
眼眶瘘管的病因及治疗 |
王文吉 李朝鲜 |
97-98 |
调查研究 | ||
山东省烟台地区15万人沙眼调查报告 |
烟台地区沙眼防治协作组 王兆玺 王淑芳 陈瑞祯 |
99-101 |
图1
图2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