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
十年来新中国眼科的成就 |
左克明 |
329-333 |
新中国十年来的沙眼研究 |
郭秉宽 |
334-336 |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成就 |
赵东生 |
337-339 |
解放十年来我国角膜移植术的成就 |
夏德昭 |
340-342 |
原发性青光眼 |
张文山 |
343-346 |
解放后白内障的调查研究和治疗方面的成就 |
刘家琦 |
347-349 |
十年来的工业眼外伤 |
袁佳琴 |
350-352 |
十年来斜视治疗工作之回顾 |
赫雨时 王思慧 |
353-356 |
虹膜睫状体炎房水纸上电泳分析 |
毛文书 杜传书 黄玉珍 李绍珍 |
357-361 |
脊髓液调换玻璃状体手术初步报告 |
王永龄 |
362-364 |
活体显微镜检查玻璃状体脱离 |
王永勋 |
365-368 |
着色性千皮病眼部病变病例报告 |
王导先 奚渭清 唐亿年 高玉祥 |
369-372 |
先天性下颌瞬眼现象 |
罗文彬 张国辉 |
373-375 |
Schüller-Christian-Hand氏病一例报告 |
孙复兴 |
376-377 |
Behçet氏综合病征眼部损害的观察 |
朱学敏 |
378-380 |
Behcet氏综合病征三例报告 |
陈兆德 施康沂 杨沛霖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381-383 |
文摘 | ||
Still氏病的眼部表现及其治疗 |
W. K. Smiley(著者) 陈照龙(译) |
342-342 |
生物原刺激素治疗睑缘炎 |
В.И.Гогуадзе(著者) 马振举(译) |
346-346 |
外伤性白内障 |
P. Avasthy(著者) 吴庆昌(译) |
349-349 |
Streptokinase-Streptodornase治疗腐脱性前房积浓性角膜溃疡 |
L. P. Agarwal(著者) 施康沂(译) |
352-352 |
非青光眼患者的弹性眼压检查 |
Н.И.Артемьев(著者) 马振举(译) |
364-364 |
肾上腺皮质激囊对兔之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结膜炎之影响 |
S. J. Kimura(著者) 胡诞宁(译) |
372-372 |
虹膜根部半环状分离和脉络膜上腔开放手术治疗进行性近视眼 |
R. Von Friede(著者) 夏树国(译) |
375-375 |
Cogan氏综合征 |
A. Boyd(著者) 孙新申(译) |
375-375 |
一种新的碳酸酐酶抑制剂的研究报告 |
Balistocky M.H.(著者) 王振纲(译) |
377-377 |
前房角镜进一步的改良 |
Б.Л.радзиховский(著者) 彭凤南(译) |
380-380 |
疱疹性角膜炎的深层型 |
P. Thygeson(著者) 胡诞宁(译) |
383-383 |
综述 | ||
眼弓形原虫病 |
卢信义 |
384-389 |
病例报告 | ||
球结膜下皮样囊肿一例 |
刘一 |
389-389 |
先天性黄斑偏位 |
卢信义 |
389-389 |
先天性视网膜皱襞三例 |
钱敬修 |
391-391 |
先天性眼组织缺损病例报告 |
马卫国 |
392-392 |
无脉病在眼部的病变一例报告 |
杨传芬 |
392-392 |
技术革新 | ||
介绍赫斯(Hess)氏手术改良法 |
康锦万 |
390-390 |
萤光素纸 |
张秀芝 |
390-390 |
伪装弱视视力检查表 |
岳喜兰 |
391-391 |
未知栏目 | ||
会务通讯 |
上海分会眼科学会 |
393-394 |
图1
图2
图3